台灣藥學會

最新消息

康照洲理事長投書:建請召開全國藥品政策會議 解決新藥納保困境

刊載於上報,連結如下,敬請各位會員參閱:

https://www.upmedia.mg/news_info.php?Type=2&SerialNo=156462&utm_source=newsshare-line

從癌症到罕見病接連呼救,全民健保是否已經變成全民健康不保?

 

在上個月剛結束的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(BTC)中,有委員建議政府應編列預算,針對已獲食藥署通過之創新醫療器材,先以健保沙盒方式進行場域試驗及成本效益分析,再正式納入健保給付。這樣的市場准入機制,不只創新醫療產品可盡早進入醫院、嘉惠病人,也可配合健保總額擴張的腳步,同時帶動台灣智慧醫療與精準醫療發展。這樣的殷切建言之下,背後未言明的事實是,台灣自傲的全民健保,尤其當中新藥新技術納保速度、舊藥淘汰評估機制等,早已不符現況需求。

 

從今年上半年台灣癌症基金會倡議成立「台灣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」、癌症希望基金會想推動健康商業保險補位,到下半年數個罕病團體出面懇求政府確實執行罕病預算,以及近期雜誌報導癌末病友家屬奔波於兩岸之間求藥,甚至韓國如何善用資源扭轉罹癌發生率與存活率,這些案例不禁讓人省思,台灣健保是否已面臨失調的警鐘?

 

低療效舊藥無法代謝 影響新藥等新醫療科技「落地、納保」

 

2019年台灣醫療支出佔GDP比例約為6.6%,不只低於OECD國家的8.8%,也低於美國(16.8%)、英國(10.2%)、澳洲(9.4%),甚至無法與鄰近的日本(11%)、韓國(8.2%)相比。若以同樣採取社會保險制度的國家來看,台灣的健保支出比例,也比不上東歐國家如波蘭、捷克、斯洛伐克等國。就連沒有全民健保的美國,其家庭自費佔經常性醫療保健支出佔比,也僅不到10%,但台灣卻高達34%。這樣的醫療支出差距,的確讓人見識到台灣健保「獨步全球」之處。

 

2021年台灣的藥品費用佔健保整體醫療支出的28.9%,看似有比例攀升,但若以藥費佔GDP比率來看,台灣也不過支出1.1%(約154億美元),比美國(1.7%,約3855億美元)、日本(1.6%,約894億美元)、南韓(1.3%,約317億)都要來得低。另一方面,即使台灣採用藥品前瞻性評估(HS),想提早新藥預算規劃,事實卻是今年的新藥預算也僅通過22億元台幣,相較往年並沒有明顯差別。

 

健保藥費的根本問題之一,是老藥無法代謝,進而排擠新藥、創新醫療等的納保空間。例如2020年就有調查報導指出,低價值醫療,諸如健保法明定排除卻長期非法給付的指示用藥、簡單物理治療,及其他安慰遠勝於治療效果的「味素藥」,每年就用掉健保數百億資源,實為健保隱形黑洞之所在。

 

換言之,台灣看似藥費支出「過高」,正是因為不看重診療、診察等醫事服務的價值,導致數據膨脹的錯覺,加以絕大多數的藥費落在支應舊藥、低價值醫療上,使得已納入健保的藥品無法有效「代謝」。在健保費必然調漲的前景之下,若能一併檢視老藥效能及加速新藥審查速度,將使健保藥品的生命週期循環與當前精準醫療發展進程更趨一致。

 

創新藥物類型多元 既有給付模式不敷適用

 

健保的使命是「提供保險醫療服務,增進全體國民健康」,誠如前健保局總經理張鴻仁所言,當前的健保卻為了「節約」,對新藥新療法如免疫藥物採取限縮或不予給付,且納保審查耗時超過一年,使得癌症病友自費比例高達8成。前述種種新藥新醫療科技可近性、健保藥費等困境,其實早在2015年的「全國藥品政策會議」就已納入議題討論,並做出「提升(創新新藥)審查量能」、「檢討新藥給付制度」、「推動優良審查規範、優良送審規範」、「縮小藥價差之可行方案」等會議結論。

 

全國藥品政策會議,是為了完善藥品生技產業、及全民健保藥品給付與支付制度等目的所召開之專家會議,但未明訂辦理期程,全仰賴主管機關之意志。衛福部在前行政院衛生署時期,曾於2008年針對三同藥品、藥價多元方案等議題召開第一次全國藥政會議;第二次則是於2015年,檢視與檢討二代健保實施2年後面臨的藥品給付與支付議題。此二次藥政會議皆扮演台灣藥品政策走向的奠基石,然而舉辦時間不定,且未定下年度目標與執行檢討,導致政策無法持續。

 

新藥新科技納保的問題,非一天藥政會議就可解決。更妥善的處方,或許是參考科學技術白皮書模式,每4年進行一次全國藥政會議、具體擬定改革項目與方針以及年度目標,也能促使各黨總統候選人,端出能供選民檢視的健保政見「牛肉」;每年則辦理年度目標執行檢討,而每一季則安排藥政業務會議,深切檢視藥品政策現況與訂定行動方案。惟此,才能真正達到全民健保「提升品質、關懷弱勢、健保永續、國際標竿」之願景。